生了一個禮拜的病還不好,還越咳越厲害,週日也只能乖乖的待在家養病,不能亂跑。

病中才得知自己的種種症狀是所謂的「秋燥」。


處暑時間:國曆8月23日,農曆六月三十。

處暑,是暑熱逐漸減少,天氣漸漸涼爽的意思。處暑時節後的養生重點是預防“秋燥”。一般來講,人體感覺最舒適的空氣相對濕度是40%~60%,過高過低都會感覺不舒適。由於秋天空氣中的水氣含量小,其相對濕度下降,特別是空氣的相對濕度低於30%以下時,人們就會感覺到皮膚乾澀粗糙,鼻腔乾燥疼痛或口燥咽乾,大便乾結等,需要及時採取預防措施以避免發展為疾病(即“秋燥證”)。

飲食養生保健的方法對“秋燥”有很好的預防效果,特別提出要多吃一些寒涼多汁的蔬菜水果和流食,如黃瓜、番茄、冬瓜、百合、白蘿蔔、胡蘿蔔及梨、蘋果、葡萄、荸薺、甘蔗、柑橘、香蕉、柿子、鳳梨、羅漢果、大棗和湯、粥等,這不但有利於維生素的補充,還能夠增加水分的攝入。飲食上要盡可能少吃花椒、辣椒等辛熱食物,更不宜吃燒烤食品,以加重秋燥的症狀。

秋季不吃或少吃燥熱傷津的食物。如煎炸魚、燒雞、燒鴨、燒鵝、油條、炒花生、板栗、蠶豆、煎蛋等。戒煙限酒,少吃或不吃性燥熱的食物與果品,如蝦、蟹、辣椒、韭菜、胡椒、五香粉、八角、茴香、榴蓮等。多吃瓜果和蔬菜。最好每天吃1~2個雪梨、沙梨,或吃些西瓜、木瓜、芭蕉、葡萄、蘋果等鮮果,吃些瓜菜如苦瓜、黃瓜、冬瓜等。

增加水和流食的攝入,提倡採用“五一二”的方法:“五一”的意思是5個1杯,即早晨起床後喝1杯白開水,早餐時喝1杯豆漿,午餐時喝1碗湯,晚餐時喝1碗粥,睡前半小時喝1杯牛奶;“二”的意思是上下午各喝兩杯茶。

中醫傳統醫學按照秋燥患者的症狀一般把秋燥分為二類:一類是陰津虧損,症狀為皮膚龜裂、口唇燥裂、舌紅、少津、毛髮乾枯、小便短小、大便乾結難解,一派“乾旱缺水”症;另一類是肺陰津受損,其症狀出現發熱怕冷、乾咳少痰、或痰黏稠難以咳出,或痰中帶血以及喘息、胸痛等。

以上資料來源--人民網《健康時報》

吃了梨、瓜也喝了枇杷膏還是咳不停,唉!生病才開始反省自己平時不注重飲食和保健,咳不停真難受,肺陰津受損的症狀就是此刻的現象,胸痛,什麼時候才會好啊?破病中,原本混沌的腦袋現在已成空空的狀態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yf82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